浙江金华开发区民生实事半年“成绩单”出炉

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

稳就业促创业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、加强医疗健康服务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……今年以来,浙江金华开发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,用办实事的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陆续汇总的数据显示:截至7月底,省政府民生实事涉及开发区任务37项,平均完成率119%,排名全市第一,平均进度97.47%,排名全市第三;市政府民生实事涉及开发区任务43项,平均完成率114.72%,排名全市第一;开发区民生实事37项任务,其中24项已完成……

这是一份令人欣喜的民生实事“年中考”答卷。答卷背后,是百姓可感可知可触的幸福。

老有所养,病有所医

绘就最温暖的民生底色

走进苏孟乡和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(紫丁花园),老人们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刷脸识别信息,随后有序领取饭菜。在活动室,工作人员正按照居民丁小伙的要求,为其量血压、血氧、心跳等情况。“太方便了,在这里坐着监测一下,血压、体脂等就一目了然,现在的设备真先进。”丁小伙说道。

和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人享受到的多样化智慧养老服务,得益于民生实事——“为6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置智能服务终端”项目。该项目通过应用互联网、物联网等技术,构建了智慧助餐、健康支持、无感监测三大养老服务数字化场景。通过这一智能终端,当地老人可以在每天的活动、用餐、居家服务等方面,得到快速提前服务。

数字化赋能养老服务,着力构建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,无感智能服务终端进一步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感。据悉,开发区还将实施数字监管和精准补助,保障常态化治理运营绩效。

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,“老有所养”越来越被广大群众重视。以群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,今年以来,开发区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持续深化关爱老年人的各项举措,加快推进养老帮困领域民生实事。截至7月底,开发区已为6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置智能服务终端,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30张,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26人,完成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10个。

与“老有所养”一样,“病有所医”也是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。4月12日,西关街道董宅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投入使用,意味着将有效改善1.7万社区居民的就医环境,实现“15分钟健康服务圈”。得知“家门口”有了卫生服务站,居民杨起伟喜上眉梢。“以前看病配药要坐公交车去街道卫生服务中心,下车还得走一段,这给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带来了不便,现在有了这个卫生服务站,家门口就能看病,解决了我们看病的大难题。”

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,是开发区推进医疗卫生发展的初心。今年以来,开发区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(社区卫生服务站)6个,新增康复病区(康复治疗区)1个。

聚焦群众看得上病、看得起病、看得好病,近年来,细数被纳入民生实事的新增院前急救点、建设标准化慢病管理中心、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二期金西康养综合体建设等,每一项都关系健康金开的建设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。

就业不愁,教育均等

不负最殷切的民生期待

“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找到了心仪的工作,感谢政府搭建的家政零工市场。”7月底,收到入职通知后,市民蔡淑琴激动不已。7月25日,位于丹溪路的开发区家政零工市场正式投入使用,家政零工市场实行“7天不打烊”全天候服务,通过拓展服务提升对零工吸引力,以贴心便民服务完成就业垂直匹配。

就业是民生之本,就业稳则民心安。让群众拥有稳定的收入渠道,是家庭幸福、社会和谐的保证。近年来,开发区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,就业总量持续增长,就业结构不断优化,就业质量显著提升。

今年以来,开发区深入贯彻省市部署,将零工市场建设作为人力资源服务配置重要载体,打造一批高质量零工市场,有力推进更充分高质量就业。截至7月,开发区建成零工市场4家,其中,通过省级验收零工市场2家,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标准化零工市场2家,服务零工群体4000余人次。

举办创新创业大赛、创业大讲堂、“就业援助”活动、春风行动和网络招聘会……细数近年来的民生实事,开发区围绕促进就业的实质性工作一项接一项。今年以来,开发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000人次以上,新增技能人才3600人,新增高技能人才1800人,帮扶困难人员再就业550人以上,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以上。

顺利就业、收入有保障,让下一代享受优质教育,成为千家万户共同的愿望。今年以来,开发区着力解决教育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衡问题,不断加大教育投入,努力改善办学条件。

今年5月,为保障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,金华开发区积极推进“民转公”,并于5月发布公告“官宣”:3所学校转公,3586名随迁子女将享受免费义务教育。这一举动意味着开发区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从72.6%提升至95%以上。

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近年来,开发区每年都将中小学、幼儿园项目建设列入“民生实事”项目,使主城区中小学、幼儿园布局结构更趋合理,教育资源总量持续扩大,义务教育、学前教育与城市建设更加协调。

住有优居,出行方便

满足最美好的民生憧憬

今年以来,三江街道寺前皇社区清华苑小区居民聊得最多的话题,就是小区改造提升。

“改造前的道路坑坑洼洼、绿化不足,有些楼房墙皮也脱落,希望改造后的小区环境更加优美,生活更加方便……”提起小区的改造项目,居民范先生充满了期待。在东莱社区和苑小区,改造项目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。

安居方能乐业。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,涉及面广、关注度高。今年以来,开发区开工改造老旧小区4个,开工改造老旧小区9栋,新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(间),让群众居住环境实现了从“住有所居”到“住有优居”的转变。

今年以来,开发区还把住房改造与基础设施完善、生态环境改善统筹规划实施,市区道路改造提升、背街小巷改造提升、“口袋公园”建设……一项项民生工程、一件件民生实事,持续为民生“加码”、让幸福“加速”。

翻看今年上半年的民生实事成绩单,民生实事的持续实施不仅让城市大变样,也让乡村更美好。坡坎上绿草茵茵,石板小道曲径通幽。广场上凉亭内,三五村民正坐着闲谈。“城里人都讲究出门旅游,咱们家门口就守着这么美的景色,惬意。”日前,谈起新建“环浙步道”项目带来的幸福生活,汤溪镇鸽坞塔村村民不无自豪,“游步道让村里的景色更美了,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体验乡村之美。”

今年以来,开发区在城乡宜居方面狠下功夫,截至7月底,打造城乡风貌样板区1个,新改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0个。

增进民生福祉,只有比较级,没有最高级;提升人民幸福指数,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在开发区,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正乘风而至,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正落地生根,越来越清晰的民生图景温暖着人民群众的心。(劳舟 吴璇)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中城市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